Kubernetes容器健康检查三种探针详解

135次阅读

共计 7729 个字符,预计需要花费 20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。

概念

存活性探测 (Liveness probes): 主要是探测应用是否还活着。如果检测到应用没有存活就杀掉当前 pod 并重启;

就绪性探测 (Readiness probes): 只要是探测应用是否准备好接受请求访问,如果检测应用准备好了,就把请求流量放进来;反之,则把应用节点从注册中心拿掉。

启动探测 (Startup Probes): 对于旧应用需要更长的启动时间,这时候既不想重启应用也不想让请求访问进来,可以设置启动探测给足够的启动时间保证应用启动成功

1 简介

此文讲述如何配置容器的livenessreadinessstartup探针。

1.1 LivenessProbe

存活性探针,用于判断容器是不是健康,如果不满足健康条件,那么 Kubelet 将根据 Pod 中设置的 restartPolicy (重启策略)来判断,Pod 是否要进行重启操作。LivenessProbe 按照配置去探测 ( 进程、或者端口、或者命令执行后是否成功等等),来判断容器是不是正常。如果探测不到,代表容器不健康(可以配置连续多少次失败才记为不健康),则 kubelet 会杀掉该容器,并根据容器的重启策略做相应的处理。如果未配置存活探针,则默认容器启动为通过(Success)状态。即探针返回的值永远是 Success。即 Success 后 pod 状态是 RUNING

1.2 ReadinessProbe

就绪性探针,用于判断容器内的程序是否存活(或者说是否健康),只有程序(服务)正常, 容器开始对外提供网络访问(启动完成并就绪)。容器启动后按照 ReadinessProbe 配置进行探测,无问题后结果为成功即状态为 Success。pod 的 READY 状态为 true,从 0/1 变为 1/1。如果失败继续为 0/1,状态为 false。若未配置就绪探针,则默认状态容器启动后为 Success。对于此 pod、此 pod 关联的 Service 资源、EndPoint 的关系也将基于 Pod 的 Ready 状态进行设置,如果 Pod 运行过程中 Ready 状态变为 false,则系统自动从 Service 资源 关联的 EndPoint 列表中去除此 pod,届时 service 资源接收到 GET 请求后,kube-proxy 将一定不会把流量引入此 pod 中,通过这种机制就能防止将流量转发到不可用的 Pod 上。如果 Pod 恢复为 Ready 状态。将再会被加回 Endpoint 列表。kube-proxy 也将有概率通过负载机制会引入流量到此 pod 中。

1.3 StartupProbe

StartupProbe 探针,主要解决在复杂的程序中 ReadinessProbe、LivenessProbe 探针无法更好的判断程序是否启动、是否存活。进而引入 StartupProbe 探针为 ReadinessProbe、LivenessProbe 探针服务。

1.4 ReadinessProbe 与 LivenessProbe 的区别

  • ReadinessProbe 当检测失败后,将 Pod 的 IP:Port 从对应的 EndPoint 列表中删除。
  • LivenessProbe 当检测失败后,将杀死容器并根据 Pod 的重启策略来决定作出对应的措施。

1.5 StartupProbe 与 ReadinessProbe、LivenessProbe 的区别

如果三个探针同时存在,先执行 StartupProbe 探针,其他两个探针将会被暂时禁用,直到 pod 满足 StartupProbe 探针配置的条件,其他 2 个探针启动,如果不满足按照规则重启容器。

另外两种探针在容器启动后,会按照配置,直到容器消亡才停止探测,而 StartupProbe 探针只是在容器启动后按照配置满足一次后,不在进行后续的探测。

2 正确的 ReadinessProbe 与 LivenessProbe 使用方式

LivenessProbe 和 ReadinessProbe 两种探针都支持下面三种探测方法:

  • ExecAction:在容器中执行指定的命令,如果执行成功,退出码为 0 则探测成功。
  • HTTPGetAction:通过容器的 IP 地址、端口号及路径调用 HTTP Get 方法,如果响应的状态码大于等于 – 200 且小于 400,则认为容器 健康。
  • TCPSocketAction:通过容器的 IP 地址和端口号执行 TCP 检 查,如果能够建立 TCP 连接,则表明容器健康。

探针探测结果有以下值:

  • Success:表示通过检测。
  • Failure:表示未通过检测。
  • Unknown:表示检测没有正常进行。

LivenessProbe 和 ReadinessProbe 两种探针的相关属性
探针(Probe)有许多可选字段,可以用来更加精确的控制 Liveness 和 Readiness 两种探针的行为(Probe):

  • initialDelaySeconds:容器启动后要等待多少秒后就探针开始工作,单位“秒”,默认是 0 秒,最小值是 0
  • periodSeconds:执行探测的时间间隔(单位是秒),默认为 10s,单位“秒”,最小值是 1
  • timeoutSeconds:探针执行检测请求后,等待响应的超时时间,默认为 1s,单位“秒”,最小值是 1
  • successThreshold:探针检测失败后认为成功的最小连接成功次数,默认为 1s,在 Liveness 探针中必须为 1s,最小值为 1s。
  • failureThreshold:探测失败的重试次数,重试一定次数后将认为失败,在 readiness 探针中,Pod 会被标记为未就绪,默认为 3s,最小值为 1s

Tips:initialDelaySeconds 在 ReadinessProbe 其实可以不用配置,不配置默认 pod 刚启动,开始进行 ReadinessProbe 探测,但那有怎么样,除了 StartupProbe,ReadinessProbe、LivenessProbe 运行在 pod 的整个生命周期,刚启动的时候 ReadinessProbe 检测失败了,只不过显示 READY 状态一直是 0/1,ReadinessProbe 失败并不会导致重启 pod,只有 StartupProbe、LivenessProbe 失败才会重启 pod。而等到多少 s 后,真正服务启动后,检查 success 成功后,READY 状态自然正常

3 正确的 StartupProbe 使用方式

StartupProbe 探针支持下面三种探测方法:

  • ExecAction:在容器中执行指定的命令,如果执行成功,退出码为 0 则探测成功。
  • HTTPGetAction:通过容器的 IP 地址、端口号及路径调用 HTTP Get 方法,如果响应的状态码大于等于 200 且小于 400,则认为容器 健康。
  • TCPSocketAction:通过容器的 IP 地址和端口号执行 TCP 检 查,如果能够建立 TCP 连接,则表明容器健康。

探针探测结果有以下值:

  • Success:表示通过检测。
  • Failure:表示未通过检测。
  • Unknown:表示检测没有正常进行。

StartupProbe 探针属性

  • initialDelaySeconds:容器启动后要等待多少秒后就探针开始工作,单位“秒”,默认是 0 秒,最小值是 0
  • periodSeconds:执行探测的时间间隔(单位是秒),默认为 10s,单位“秒”,最小值是 1
  • timeoutSeconds:探针执行检测请求后,等待响应的超时时间,默认为 1s,单位“秒”,最小值是 1
  • successThreshold:探针检测失败后认为成功的最小连接成功次数,默认为 1s,在 Liveness 探针中必须为 1s,最小值为 1s。
  • failureThreshold:探测失败的重试次数,重试一定次数后将认为失败,在 readiness 探针中,Pod 会被标记为未就绪,默认为 3s,最小值为 1s

Tips:在 StartupProbe 执行完之后,其他 2 种探针的所有配置才全部启动,相当于容器刚启动的时候,所以其他 2 种探针如果配置了 initialDelaySeconds,建议不要给太长。

4 使用举例

4.1 LivenessProbe 探针使用示例

1. 通过 exec 方式做健康探测

[root@localhost ~]# vim liveness-exec.yaml
apiVersion: v1
kind: Pod
metadata:
    name: liveness-exec
    labels:
        app: liveness
spec:
    containers:
        - name: liveness
          image: busybox
          args: #创建测试探针探测的文件
              - /bin/sh
              - -c
              - touch /tmp/healthy; sleep 30; rm -rf /tmp/healthy; sleep 600
          LivenessProbe:
              initialDelaySeconds: 10 #延迟检测时间
              periodSeconds: 5 #检测时间间隔
              exec: #使用命令检查
                  command: #指令,类似于运行命令sh
                      - cat #sh 后的第一个内容,直到需要输入空格,变成下一行
                      - /tmp/healthy #由于不能输入空格,需要另外声明,结果为sh cat"空格"/tmp/healthy

思路整理:

容器在初始化后,执行(/bin/sh -c "touch /tmp/healthy; sleep 30; rm -rf /tmp/healthy; sleep 600")首先创建一个 /tmp/healthy 文件,然后执行睡眠命令,睡眠 30 秒,到时间后执行删除 /tmp/healthy 文件命令。

而设置的存活探针检检测方式为执行 shell 命令,用 cat 命令输出 healthy 文件的内容,如果能成功执行这条命令一次(默认 successThreshold:1),存活探针就认为探测成功,由于没有配置(failureThreshold、timeoutSeconds),所以执行(cat /tmp/healthy)并只等待 1s,如果 1s 内执行后返回失败,探测失败。

在前 30 秒内,由于文件存在,所以存活探针探测时执行 cat /tmp/healthy 命令成功执行。30 秒后 healthy 文件被删除,所以执行命令失败,Kubernetes 会根据 Pod 设置的重启策略来判断,是否重启 Pod。

2. 通过 HTTP 方式做健康探测

[root@localhost ~]# vi liveness-http.yaml
apiVersion: v1
kind: Pod
metadata:
    name: liveness-http
    labels:
        test: liveness
spec:
    containers:
        - name: liveness
          image: test.com/test-http-prober:v0.0.1
          LivenessProbe:
              failureThreshold: 5 #检测失败5次表示未就绪
              initialDelaySeconds: 20 #延迟加载时间
              periodSeconds: 10 #重试时间间隔
              timeoutSeconds: 5 #超时时间设置
              successThreshold: 2 #检查成功为2次表示就绪
              httpGet:
                  scheme: HTTP
                  port: 8081
                  path: /ping

思路整理:

在 pod 启动后,初始化等待 20s 后,LivenessProbe 开始工作,去请求 http://Pod_IP:8081/pin接口,类似于 curl -I http://Pod_IP:8081/ping接口,考虑到请求会有延迟(curl -I 后一直出现假死状态),所以给这次请求操作一直持续 5s,如果 5s 内访问返回数值在>=200 且<=400 代表第一次检测 success,如果是其他的数值,或者 5s 后还是假死状态,执行类似(ctrl+c)中断,并反回 failure 失败。

等待 10s 后,再一次的去请求 http://Pod_IP:8081/ping 接口。如果有连续的 2 次都是 success,代表无问题。如果期间有连续的 5 次都是 failure,代表有问题,直接重启 pod,此操作会伴随 pod 的整个生命周期。

Tips

Http Get 探测方式有如下可选的控制字段:

  • scheme: 用于连接 host 的协议,默认为 HTTP。
  • host:要连接的主机名,默认为 Pod IP,可以在 Http Request headers 中设置 host 头部。
  • port:容器上要访问端口号或名称。
  • path:http 服务器上的访问 URI。
  • httpHeaders:自定义 HTTP 请求 headers,HTTP 允许重复 headers。

3. 通过 TCP 方式做健康探测

[root@localhost ~]# vi liveness-tcp.yaml
apiVersion: v1
kind: Pod
metadata:
    name: liveness-tcp
    labels:
        app: liveness
spec:
    containers:
        - name: liveness
          image: nginx
          LivenessProbe:
              initialDelaySeconds: 15
              periodSeconds: 20
              tcpSocket:
                  port: 80

思路整理:

TCP 检查方式和 HTTP 检查方式非常相似,在容器启动 initialDelaySeconds 参数设定的时间后,kubelet 将发送第一个 LivenessProbe 探针,尝试连接容器的 80 端口,类似于 telnet 80 端口。 每隔 20 秒(periodSeconds)做探测,如果连接失败则将杀死 Pod 重启容器。

4.2 ReadinessProbe 探针使用示例

ReadinessProbe 探针使用方式和 LivenessProbe 探针探测方法一样,也是支持三种,只是一个是用于探测应用的存活,一个是判断是否对外提供流量的条件。

[root@localhost ~]# vim readiness-exec.yaml
apiVersion: v1
kind: Pod
metadata:
    name: readiness-exec
    labels:
        app: readiness-exec
spec:
    containers:
        - name: readiness-exec
          image: busybox
          args: #创建测试探针探测的文件
              - /bin/sh
              - -c
              - touch /tmp/healthy; sleep 30; rm -rf /tmp/healthy; sleep 600
          LivenessProbe:
              initialDelaySeconds: 10
              periodSeconds: 5
              exec:
                  command:
                      - cat
                      - /tmp/healthy
---
apiVersion: v1
kind: Pod
metadata:
    name: readiness-http
    labels:
        app: readiness-http
spec:
    containers:
        - name: readiness-http
          image: test.com/test-http-prober:v0.0.1
          ports:
              - name: server
                containerPort: 8080
              - name: management
                containerPort: 8081
          ReadinessProbe:
              initialDelaySeconds: 20
              periodSeconds: 5
              timeoutSeconds: 10
              httpGet:
                  scheme: HTTP
                  port: 8081
                  path: /ping
---
apiVersion: v1
kind: Pod
metadata:
    name: readiness-tcp
    labels:
        app: readiness-tcp
spec:
    containers:
        - name: readiness-tcp
          image: nginx
          LivenessProbe:
              initialDelaySeconds: 15
              periodSeconds: 20
              tcpSocket:
                  port: 80

4.3 terminationGracePeriodSeconds

terminationGracePeriodSeconds 这个参数非常的重要,具体讲解。请参考我的另外一篇文章《详细解读 Kubernetes 中 Pod 优雅退出,帮你解决大问题》, 里面有详细的解释,我这里说下其他的内容。

Tips: terminationGracePeriodSeconds 不能用于 ReadinessProbe,如果将它应用于 ReadinessProbe 将会被 apiserver 接口所拒绝

LivenessProbe:
    httpGet:
        path: /ping
        port: liveness-port
    failureThreshold: 1
    periodSeconds: 30
    terminationGracePeriodSeconds: 30 # 宽限时间30s

4.4 StartupProbe 探针使用示例

[root@localhost ~]# vim startup.yaml
apiVersion: v1
kind: Pod
metadata:
    name: startup
    labels:
        app: startup
spec:
    containers:
        - name: startup
          image: nginx
          StartupProbe:
              failureThreshold: 3 # 失败阈值,连续几次失败才算真失败
              initialDelaySeconds: 5 # 指定的这个秒以后才执行探测
              timeoutSeconds: 10 # 探测超时,到了超时时间探测还没返回结果说明失败
              periodSeconds: 5 # 每隔几秒来运行这个
              httpGet:
                  path: /test
                  prot: 80

思路整理:

在容器启动 initialDelaySeconds (5 秒) 参数设定的时间后,kubelet 将发送第一个 StartupProbe 探针,尝试连接容器的 80 端口。 如果连续探测失败没有超过 3 次 (failureThreshold) ,且每次探测间隔为 5 秒 (periodSeconds) 和探测执行时间不超过超时时间 10 秒/每次 (timeoutSeconds),则认为探测成功,反之探测失败,kubelet 直接杀死 Pod。

5 动画演示

5.1 LivenessProbe

Kubernetes容器健康检查三种探针详解

5.2 ReadinessProbe

Kubernetes容器健康检查三种探针详解

6 启动时间线

可以自定义在 pod 启动时是否执行这些检测,如果不设置,则检测结果均默认为通过;如果设置,则顺序为: startupProbe –> readinessProbe –> livenessProbe

(★) 但是真的是上面的顺序嘛? 官方文档上却说不是,其中有一段说到。

Caution: Liveness probes do not wait for readiness probes to succeed. If you want to wait before executing a liveness probe you should use initialDelaySeconds or a startupProbe.

翻译:livenessProbe 不会等待 readinessProbe 成功。如果你想在执行 livenessProbe 之前等待,你应该使用 initialDelaySeconds 或 startupProbe。

好了,真正的顺序是:startupProbe –> readinessProbe(livenessProbe)

(★) readinessProbe 和 livenessProbe 之间是异步并发的

正文完
 
mervinwang
版权声明:本站原创文章,由 mervinwang 2022-12-09发表,共计7729字。
转载说明: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由CC-4.0协议发布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文章搜索